1. 发布

    《衡复早年有过的60工程》

    外在的都是幻象,不要执着这些幻象。 1965年旧贝当区做了一个地铁项目的试验点。 工程的名称是“60工程”,但对外界是完全保密的,所以那时候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坊间传说当时这个站台长80米、宽20米、深20米。因为当时挖得很深,而且这段地铁也很短,因此在后来也没有真正的投入使用,不过如今还是保留在衡山公园地下。 1967年就完成了这个地铁直到26年后上海有了老百姓的地铁了,陈年旧事即使在今天在那里玩的人也有很多是不知...

  2. 发布

  3. 发布

    《我是一只小小鸟》

    一只从北京飞到丹麦的鸟。 鸟类观测站的年轻义工们悉心呵护着它们,等鸟儿身体恢复可以继续放飞…… 图4为家乡来的问候。附500白鸽歌词: 前方啊没有方向,身上啊没有了衣裳 鲜血啊渗出了翅膀 我的眼泪湿透了胸膛,飞翔着强忍着伤 逃离了猎人的枪 我的双脚没有了知觉,我的心情下冰冷的雪 亲爱的母亲挚爱的朋友 我会坚定好好的活,沉默的大地沉默的天空 红色的血继续的流 纵然带着永远的伤口,至少我还拥有自由 飞翔啊飞在天空 用...

  4. 发布

    《现代主义之母格特鲁德•斯坦传奇》

    若要涉足20世纪西方的现代派文学和艺术,无论是从艺术诗歌小说,在任何一条路径上都会与这位女性相遇。 格特鲁德•斯坦Gertrude Stein是最早收藏塞尚、马蒂斯和毕加索作品的人。她出生有钱的犹太商人之家,一生靠遗产生活衣食无虞,有钱收藏艺术和每周六设家宴招待各种朋友。追求创新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全都被吸引到她的客厅里去。 1903起一直住在巴黎直到过世。终身未婚,有一个女伴爱丽丝一直陪伴到她去世。她热衷写作,一种...

  5. 发布

    《邬达克公寓邬达德家的变迁&他是匈奴后裔吗》

    喜爱邬达克的人都会说他是匈奴人。 理由是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裔。章太炎的《匈奴始迁欧洲考》、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都有提到,这个话题放在最后说。 翻看民国房产登记栏目。邬达德公寓5个字,乍地一看还以为邬达克公寓。不知道是谁翻译的,就差一个字。点进去一看还真的是邬达克在魔都最后的滞留地达华公寓,世界上的事还真的在于冥冥之中。。。。

  6. 发布

    《江湖冷知识》

    我们初了知道的黄浦上海滩,开埠外,还有沚、涯、堧、堰、埧等等解读: 一面临水的叫岸或滩; 两面临水的叫湾; 三面临水的叫渚; 四面临水大的叫岛。 水边岸边称为湄;水中的小块陆地称为沚、水的边际称为涯、小水坑称为洼。 小而深的水称为潭、大而深的水称为渊、水草茂密的积水地带称为沼泽。 河边的空地称堧、人工挖掘的排水道称为渠、开凿大型功能性河流叫运河 临水或水上供人休息赏景的亭台叫榭。 小的叫礁、上面住人的叫...

  7. 发布

    “白公馆”门前之二

    白公馆位于上海多伦路210号,20世纪20年代由广东李氏兄弟建造,后曾为白崇禧官邸,故称“白公馆”。建筑为砖混结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平面呈凸字型,其建筑体量为多伦路住宅建筑之最;主立面对称构图。横纵三段式划分,横向中央凸出部分,采用简化的科林斯巨柱,形成开敞柱廊。

  8. 发布

  9. 发布

  10. 发布

    《看得见风景的西摩别墅&屋里的房客》

    以窗口为取景器。 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当灯灭了,你会发现你的周围都是影子。窗口朝外看到的广袤风景都是美的,朝里看万家灯火下面每一个窗口里面就是一个故事。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名字来源于当年的英国爱情文艺片。 影片由有好莱坞千面人丹尼尔•戴-路易斯和6次获奥斯卡奖提名的英国影坛常青树玛吉-史密斯联袂主演。小说原著中,露西是站在一片紫罗兰花盛开的原野上吻了乔治。但在影片拍摄期间,并不是紫罗兰开放的季节,于是...

  11. 发布

  12. 发布

  13. 发布

  14. 发布

  15. 发布

    短暂的一个月的暑假

    兜兜的三岁生日,还有一个月要正式进入幼儿园了。

  16. 发布

    《枯藤钟楼昏鸦》

    乱钟初敲莫慌张,几下分清按地方。但愿听来非本界,尽堪高卧不提防。 上海开埠后不久,人口众多建筑林立,工商业繁荣的同时也促进近代化了上海消防事业的发展。 1852年(清咸丰二年)租界西侨组织消防队,设岗瞭望。 1863年(同治二年),工部局从美国购买“救火洋龙”一架,系一台大功率手揿泵灭火机,并商议组织消防队。经历年发展,两租界都建有多座救火会建筑,其中较大型的有7处 清代水次仓“敏”“惠”二廒房的仓基。光绪十年后...

  17. 发布

    《世界摄影日》

    摄影技术发明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早期的摄影器材是巨型暗箱,因为缺少了稳定清晰成像的介质,所以还不能被称为相机。各个时代留存下无数经典的照片,见证了人类文明与摄影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中描述了倒影成像这一自然现象。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通过掌控和利用小孔成像原理研制产生了“暗箱”,暗箱成为艺术家和制图者的创作工具。 17世纪-19世纪,暗箱成为普遍使用的绘图辅助工...

  18. 发布

  19. 发布

    《话说上海泾浜的一条泾》

    吴淞江下游的南岸有上海浦、下海浦等大支流。 明永乐年间的水利工程中,上海浦的大部分被拓宽、挖深后成了黄浦江的下游。 直到清末,浦东还留下一条 “上海浦”的残段。《同治上海县志》:上海浦,在俞家浜北,对岸即浦北之下海浦现在陶林浦。 现在能够找寻的上燠浦,就是现在的上澳塘;蟠龙浦,就是现在的蟠龙港。 图片为网友拍摄的野奴浦,就是现在的野奴泾。

  20. 发布

  21. 发布

    街头文青。

    街头文青。2021年4月14日摄于复兴中路。 ps.复兴中路是旧上海法租界的核心区域,密布着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有独立式或联体式的花园洋房、有里弄式的法式公寓,可谓集当时建筑风格之大成,历经百年,如今更是成为历史建筑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和文艺青年趋之若鹜、流连忘返之地。

  22. 发布

    《血脉贲张还是血脉偾张》

    偾(fèn): 本义是指血液流动突然加快,以致血管膨胀,青筋鼓起。 现多用来形容激动、亢奋、激情。《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夫金石燥烈,益以火力,亢阳鼓汤,血脉偾张,故筋力倍加强壮。” 贲: 贲与偾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血脉偾张其实并不是一个成语,同它形意相近的成语是张脉偾兴。出自于《左传》: 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彊中乾。

  23. 发布

  24. 发布

    穿马路的大学生。

    2021年4月14日摄于复兴中路1195号。 ps.复兴中路1195号上理工复兴校区,校区里有20栋优秀大学建筑和15栋优秀别墅建筑列入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名单,可惜疫情之后再也不对外开放了。

  25. 发布

  26. 发布

  27. 发布

    《哈同花园前传》

    哈同花园被中苏友好大厦覆盖后竟然没留下一丁点痕迹吗? 那年哈同妻子罗迦陵烧香遇到乌目山僧。 慕其名聘山僧设计哈同花园,建造历时六年竣工。花园位于静安寺路(即南京西路)、占地300亩名叫“爱俪园”。 当年花园风光漪涟、辉煌雅致哈同诚聘名人雅士在园内兴办学校。收藏文物出版书刊,并领养一批子女,还在园内宴请军政工商各界,召开赈济救灾大会还给清代遗老僻静等等。 设计者是乌目山僧。原名黄宗仰,在上海清凉寺出家。自...

  28. 发布

  29. 发布

  30. 发布

  31. 发布

  32. 发布

1 ... 12 13 14 15 16 ...
  共241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