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乔茗星 -
蓝风 初荷
昨天在古猗园拍的几张荷花,天气不错,就是花太少,整个公园开的荷花加起来连十朵都不到,拍几张夹竹桃算是勉强凑够九张了。其中有几张照片用的折返镜头。
-
乔茗星 《堪比神秘微笑的祈祷之手》
如果只能在蒙娜丽莎微笑和祈祷之手选一张原作膜拜的话,我一定是选后者。因为前者是达芬奇作坊制造,丢勒则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画家、铜板雕刻家、塑像家、此外还发明了一套筑城学体系。 他有一张表情生动的脸,手指秀美如葱白。一对明亮的眼睛,希腊人四角形鼻子,长长的脖子宽阔的胸脯,束紧了腰的腹部。大腿肌肉发达小腿结实匀称,样子文质彬彬。 美誉或许有几分夸张,但足以说明伟人在同代人心目中的形象。 丢勒所处的时代是德...
-
乔茗星 《华为手机送的粽子,感谢》
-
乔茗星 《钱锺书说窗》
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整天整夜不关的。 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归去来辞》有两...
-
乔茗星 《惠民路的多姿多彩》
民国2年筑倍开尔路,民国32年以山东惠民改名至今。 惠民路不但是老片区“提篮桥”的核心马路,它还和另外二个响当当的名字有关。高郎桥旧称华德路今长阳路桥、小木桥今沈阳路桥和八埭头。 八埭头,清光绪二十三年建韬朋路今通北路,三十二年建华盛路今许昌路,三十四年建八墚砖木结构里弄房屋后,始有八埭头之称。 民国元年福禄街扬州路、新康里同兴坊等道路和里弄相继建成,当铺肉摊、茶馆糟坊菜场先后开设。极目惠民路石库门、...
-
乔茗星 《大戏院前身今世》
诸腔杂陈蓄养家伎,戏班堂会遍地清末。 老上海戏院称园,三雅园是上海最早的营业性戏院,1851年由姓住宅改建而成。此后一桂轩、满庭芳等陆续兴起丹桂、金桂、天仙、大观为当时四大园。 桂园观剧沪十景之首:演出场所近百家天天开业夜夜有戏。每当上灯时分,各戏园门前车马纷来,绮罗云集有东方百老汇美誉。西风渐入后戏园一改园林茶座逐步为剧场式戏院。 1867年兰心大戏院为中国最早的欧式剧场。邬达克在上海有电影院经典建筑四...
-
乔茗星 《印象派的殿堂奥塞美术馆》
拥抱过往的情怀,在大美术思想下尽情享受一切美好的事物。 法国我最喜欢的博物馆为蓬皮杜。如果说卢浮宫是神的艺术,蓬皮杜和奥赛属于非人和人的殿堂。 1897年奥尔良铁路公司在塞纳河右岸,奥赛宫的遗址上修建了一座精致华丽的火车站,以迎接巴黎万国博览会。建筑采用工业革命后带来的新型金属和玻璃,外墙用高贵的石材加上生动的石膏雕像,内部玻璃顶下,第二层石膏雕琢藻井装饰成为穹隆。 进入巴黎的铁路取消后车站关闭后,1986...
-
乔茗星 《G弦上的咏叹调》
-
乔茗星 《盘扣》
荤迷素猜打一个动作:摸摸这边摸摸那边,扒开来塞进去。答案,扭纽扣。 最早使用纽扣的是公元四千年前的波斯人,他们用石块做成。我国周代朝有专门制作礼服的官员《周礼》:纽字,相互交结。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战国文物中,用绿松石做成的圆、椭圆的纽扣,每颗有一、二个小孔。 欧洲达官贵人用金银珍宝、犀角、象牙等贵重材料,精做成纽扣使用。法国有路易十四用1.3万枚纽扣,镶了一件王袍的记载。 现代人用纽扣的不多,我同学搞体...
-
乔茗星 大英部分展出的中国瓷
-
乔茗星 《被需要》
秦始皇兵马俑被需要世人皆知,汉阳陵男女俑却鲜为人知。 陕西咸阳张家湾村北阳陵东南,西汉景帝刘启阳陵。1991年起发掘24坑,已发掘6坑。已出土武士俑600多件,大多裸体敷彩身躯修长,比例匀称造型美观。 葬坑为地下隧道式木框架结构,各坑的从葬物略有不同。排列整齐的陶武士俑、配备兵器的木质车马、贮放兵器的大木箱、兵器架、陶动物模型及粮食等。 秦俑为各兵种的男性将士,阳陵既有武士俑文官吏俑,又有男俑又有女俑。男俑...
-
乔茗星 《俄侨行号手册,老上海百业指南之前身》
-
乔茗星 《勃兰登堡门》
-
乔茗星 上海人
上海,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座新兴的城市,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考古发现由螺、蛤、蚌等海生动物遗骸堆积而成的贝壳沙带,证明柘林、马桥、诸翟南北一线,有一条距今6000年以前的古海岸线。陆地以此线为界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由长江泥沙冲淤而成西部则是古大陆。 坊间自古以来就有因井为市之说。1987年崧泽遗址清理到了马家浜文化,直筒形水井。彻底改变了人类离不开河、湖等自然裸露水源的被动生活。 广富林遗址发现的东周水井形...
-
乔茗星 《虹口公园话前身》
-
乔茗星 《英国双层巴士车库》
-
乔茗星 泰晤士美术馆远眺
-
乔茗星 《正本清源,广泛流通,和颜悦色》
-
乔茗星 《马踏飞燕或马超龙雀的思考》
-
乔茗星 City of london
-
乔茗星 《花脸》
-
乔茗星 《遗忘的老地砖,马赛克与点彩的独白》
-
乔茗星 格拉斯哥老城之地砖与现代咖啡馆的阳光
-
乔茗星 《大杨浦的上只角隆昌公寓》
-
乔茗星 《Smalt》
青花瓷产于唐代盛于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纹饰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代社会杂剧繁荣昌盛,蒙古人对汉文化非常着迷,他们将故事凝固在厚重结实的瓷罐上,存放食品杂物的同时欣赏那回味无穷的戏剧故事。 13世纪初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兰文化的突厥人进入中国,工匠、天文学家和医学家带来了西域文化。元朝建立后受西域文化影响的中国工匠,开始将传统的中国图案,用青花原料画在瓷胎上,烧制出赏心悦目的青花瓷,开...
-
乔茗星 《Patterned Glass》
-
乔茗星 《台拉斯脱路》
-
乔茗星 《马形水鬼Kelpies的怒目金刚菩萨低眉》
当你航行至英国,首先看到的将是欢迎来到苏格兰的马头。 随顺世间善法,弘法利人。 金刚怒目除魔,表示用坚强的意志摧服烦恼,菩萨低眉为慈悲众生。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组,是李敖的演讲。金刚怒目者,既是李敖喜欢骂人的一面,更多的是爱之愈切恨之愈深;菩萨低眉者,为展示李敖不仅喜欢骂人更喜欢捧人的一面,不完全的捧人,更多的是希望能继往开来再接再厉。 一个仰头嘶鸣,一个俯首低眉,激昂且沉静。2013年英国苏格兰雕塑家在...
-
乔茗星 《草屋顶结构建筑GlobeTheater》
-
乔茗星 《永利邨,影帝影后影人村》
始于美色,终于智慧。 新乐路旧称亨利路,在上海弄堂的出名,不是现在还有白俄后裔。中国早期影帝影后们曾经的居住地,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记忆。 永利邨附近居民喜欢叫作影人村。砖木结构三层楼房4排,两幢连体,平面方形立面对称,中间以一竖墙分隔,无阳台。缓坡屋顶,挑檐较小,方窗水泥沙浆外墙。沿街住宅以褐色毛面砖贴墙,作竖直隔离装饰之用,弄堂主入口三层通高壁柱直达檐口。 100弄8号,住宅为张织云旧居。 很多人只知道胡...
-
乔茗星 渐行渐远
乔茗星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