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布

    《衡复谨记路残存旧屋寻觅》

    人们说起魔都,贝当区(现称衡复区)汶林路上的毕卡迪公寓都会如数家珍。 肇嘉浜东接黄歇浦,西连蒲汇塘。当年跨越肇嘉浜,有若干座桥。 除了著名的天钥桥(此名来自于过河不方便的信徒,对岸的那一边徐家汇天主堂的爱,称桥名为通往天堂的一把钥匙),还有谨记桥,位置就在今肇嘉浜路、宛平南路口。这座桥原名西庙桥,桥南是西庙桥路。西庙桥路的东边还有一条东庙桥路,1965年改为东安路至今。 宛平南路最早的历史追溯可能就是...

  2. 发布

    终于!要出版了。。。。

    《上海城市记忆丛书》编辑历时6年,最后两册完稿。《上海老洋房丛录》是该系列丛书的最后两本之一。 作者乔士敏、乔泽轩为父子俩。 老乔是画家,喜爱老建筑。小乔实现了老乔的梦想,即将研究生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UCL)建筑学院。俩人合作运用文献、照片、人物采访等多种手段,立体式呈现近现代上海城市与市民生活发展的轨迹,反映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沧桑巨变和风土人情。 一座建筑一段故事。每幢洋房都承载一段历史,上海的建筑是...

  3. 发布

    《女儿墙有佛字的大楼》

    哈同妻子罗迦陵,信佛。 在建造商业建筑和弄堂名字的第一个字,大多取“慈”,女儿墙也会带有“佛”字。 1873年哈同进入沙逊洋行时怀里揣着6块银元,第一份工作是门卫兼清洁工。在上海生活近六十年的他与其说是一个犹太人,还不如说他是一个上海人更为贴切。来上海打拼的人们最喜欢的,就是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通过努力和运气成为远东第一富豪,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哈同在烟花巷中遇见罗迦陵,此生立志要娶这个中国姑娘。罗迦...

  4. 发布

    《武康路架空线入地前后》

    以前有道考题《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有可能看到伦敦大街上到处可见林立的电线杆》。 架空线指通过铁塔、水泥杆塔架设在空气中的导线,一般为裸导线。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架空线与入地两者比较与区别: 架空线无绝缘、裸露的金属导体,在空中架设,以绝缘子串固定在铁塔上,以空气为绝缘。 优点:成本低。 缺点:占用土地资源(线路走廊)较多...

  5. 发布

    《英国闲话15路》

    中国照片的作用在目前来看,只是人家拿来说事而已。就艺术本身而言,它任重而道远。 我喜欢拍上海。 喜欢无的放矢坐上一辆公交车去拍照的原因,是因为我爸和我说,上海太大了,光是拍一个主题,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 有的人是哪里先拆拍那里,有的人毕生收集ARTDECO风格的旧存。 萧全只是记录了三毛和摇滚文艺范的一代北京青年,陆元敏最好的照片在苏州河段。要拿老建筑来说事,还得找郭博的照片。 我喜欢老建筑,喜欢说走就走的...

  6. 发布

  7. 发布

    《金神父路上的事盘一盘(5)红砖医院》

    魔都神父对我来说的认识,就是办学校和医院。 路过思南公馆旁的广慈医院高大围墙,总会听到里面有动物的叫声。30年代的建筑为金神父路上的动物解剖室,好奇心驱使找到了那里。有好心的知情者告知不要拍照,原因没说,只说阴气很重。 向明中学时实验是蟾蜍,几乎没人敢动手,看着老师咬骨钳剪断脊椎,分离内脏,坐骨神经,腓肠肌手法干净利落。虽然出血极少,但老洋房还是没敢进去。链接:人类的痛苦动物的承担。 英国法律规定,...

  8. 发布

    肇嘉浜路三个“5”

    魔都以前的城市规划,隔条马路天壤之别。西区的肇嘉浜路和旧贝当区现在的衡复区,咫尺之遥,老建筑寥寥无几。 肇嘉浜路680号中国钟厂,西邻景福针织厂,东为居民住宅。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市场上最为畅销的是德国时钟。为振兴国货抵制洋货,1939年中国国货公司经理等集资120万元创办中国钟表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当年上海唯一生产制造机械摆钟的民族企业。 当时的国产时钟,只能连续走上7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

  9. 发布

  10. 发布

    《贾西义、泰康路田子坊细说从头》

    魔都石库门的名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上海人站在打浦桥上,打浦桥就不只是一座打浦桥。 民国3年,打浦桥被划入旧法租界,民国19年建志成坊(图1)。 建筑格局丰富,既有典型的江南乡村民居、也有新式、旧式石库门里弄,洋房公寓和历史悠久的小厂房:福华烟厂、大中工业社、鉴臣香精二厂等。 如今被保留下来的还有一口古井,即志成井。(图2) 志成井曾是弄堂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如今成为了打卡的标志性景点。 泰康路210弄...

  11. 发布

    《逸飞之家&石库门门楣》

    泰康路属旧法租界。留有丁玲,沈从文,徐志摩等人的生活痕迹。曾经的泰康路的艺术街,这儿有过画家陈逸飞的私人工作室,也有过摄影家尔冬强的艺术俱乐部。 210弄,传统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和食品工业机械厂、钟塑配件厂等五家上世纪50年代典型的里弄工厂的接合体。8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转型,里弄工厂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厂房闲置。 1998年陈逸飞看中了这里相对低廉的租金和曾经的文化氛围,租用闲置的厂房...

  12. 发布

  13. 发布

  14. 发布

  15. 发布

    《田子坊童谣》

    以前的童谣都是姆妈讲给的自己小囡听,基本上口口相传为主。 愉快童年的回忆,弄堂童谣的情景另人难忘。我的童年印象最深的是: 小三子,拉车子, 一拉拉到陆家嘴。 拾着一包香瓜子, 炒炒一镬子, 吃吃一肚子, 哧哧一裤子, 到黄浦江边解裤子, 畀拉红头阿三看见仔, 拖到巡捕房里罚角子。 可惜的是,现如今幼儿园的老师不会讲童谣,回到家里父母又不讲童谣。孩子们被大人逼着背了小书包去读英文,数学和拼音等。 童谣会失传吗?

  16. 发布

  17. 发布

    《近纪实&Baroque》

    文艺复兴的伟大造就了米开朗基罗、诸如达•芬奇和拉斐尔等光耀古今的绘画大师。 十六世纪末期,画坛迷茫的画家亦步亦趋模仿大师为自己,因循守旧导致了十七世纪以巴洛克命名的艺术思潮。 Baroque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 欧洲人当初泛指缺乏古典主义精神的作品,是对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 现今这个词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英国的巴洛克风格最明显地反映在,范戴克爵士为查理一世及其王室成员所画的...

  18. 发布

    《蘑菇三连体碉堡》

    建于民国年间,钢混结构。 蘑菇状叠加连体形底部最长径为7.6米,高约6.8米。 上下两层,底层鼎足状分布的蘑菇三连体,顶部偏东有1.2米见方、高2米的方柱形中空瞭望塔。 1949年5月解放军进攻上海。 先头部队81师4营与固守桥头雕堡的敌军激战三昼夜,牺牲了37名战士,打开了解放上海的西大门。 图片为网友拍摄,感谢。

  19. 发布

    《高邮路高跟鞋式的直跑楼梯》2

    楼梯按梯段可分为: 单(直)跑楼梯、双跑楼梯和多跑楼梯。直行单跑楼梯、折行单跑楼梯、双向单跑楼梯等。 单跑楼梯是指中间没有休息平台的楼梯,无论是否改变方向。 楼梯设计与施工都比较简单,踏步的宽度不小于25厘米,高度不大于18厘米。 步数不超过30步之内,适合于层高较低的建筑。单跑楼梯之所以被认为节省空间,是因为楼梯下的空间还可被用来储藏杂物,或者改造为其他用途。 图片为南昌路201弄街面房直跑楼梯,老卢湾人知...

  20. 发布

    《高邮路高跟鞋式的直跑楼梯》

    高邮路,一条有故事的弄堂。 斑驳的红砖墙面黑色的蔷篱笆,紫藤和凌霄爬上墙、爬上屋顶。窗前一串串紫色的花,橘红色的花开在墙上开满屋顶,枝叶茂盛地覆盖到了围墙外的大树上。 几棵倒挂的串串密密匝匝犹如元宝的绿色果子,孩子们叫它元宝树。 弄堂里好多棵蝈树。雄树开花后,会掉下毛毛虫似的残花;雌树就此结出了一个个大杨梅似的果子。 风雨过后,一地的红果子散落在弄堂里。蝈树,分雌雄,用刀割开树皮会流出奶白色稠稠的...

  21. 发布

    《岁月静好,人淡如菊》

    “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前两句是出自张爱玲之手,后两句出由胡兰成所撰。 相爱容易相守难,相爱男女所有的困惑都来自于内心的一种虚浮,矛盾都来自于琐碎的细枝末节。欣赏,包容,理解,尊重。 愿世间所有的有情人都成眷属,愿天下所有的眷属都能天长地久。

  22. 发布

    《红砖伍廷芳公馆观渡庐》

    北京西路1094弄2号,原民国代总理伍廷芳公馆。 红砖三层木结构。近代外廊式建筑,清水红砖墙有门廊。楼梯边的窗玻璃镶有彩色玻璃和拱窗精细雕饰为主要特征。 主立面采用连续的外廊,拱券、砖雕拱心石用石材。大门开在整幢建筑的东面,楼里的雕花大门、雕花木楼梯。 后来卖给大新烟厂,之后又卖给了汇明电筒厂老板,现在成为汇明电筒厂宿舍及民居。 伍廷芳: 清末民初外交家、法学家。本名叙,字文爵号秩庸,后改名廷芳。 1874年...

  23. 发布

    《衡复硬黑高调或硬调》

    这么好的阳光不玩硬黑,有点对不起衡复区的天空。 大师们说:摄影,玩的就是光的艺术。 黑白作品高调或硬调的照片,能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 我们知道铅笔BLACK,是黑度的表示。前苏联画家马克西莫,在美校批作业时会用10B~5B铅笔来告诉同学们,他最暗的部分不够黑。 铅笔分:10B、9B、8B、7B、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7H、8H、9H、10H。10B铅笔最软、最深,10H最硬、最浅。 摄影分为两种光,一种...

  24. 发布

    《魔都白水泥垂带形雕饰》

    民国白水泥有多稀罕不知道。 七八十年代外埠问上海要一卡车白水泥,要三车猪肉来换。 垂带形: 单色的彩带,敦煌文书中称作“带”。 拼缀而成的鳞形垂带,文书称作柱子。 白水泥: 氧化铁含量少的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及混合材料(石灰石和窑灰)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白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比普通水泥的强度低,不能做结构用。 主要用于建筑物的装饰,如地面、楼梯、台阶、外墙饰面。 彩色水刷石和水磨石制造...

  25. 发布

  26. 发布

    《红砖普慈疗养院&精神分裂艺术家》

    以前老上海人碰到不想啰嗦的人,会说他是600号出来的。 现在没去过600号貌似不是一个现代人。 魔都好多公馆都分配给了少年宫,次一等的就给了精神患者疗养院了。欣慰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它们都基本保存着。 沪闵路3210号有一座神秘的红砖房,颛桥镇人对他讳莫如深坊间称北桥红房子。它的名字叫做,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普慈疗养院旧址)。 茂密的行道树把普慈疗养院几个大字遮挡着,文字好端端的居然没给敲掉,西式风格的二层旧...

  27. 发布

    《大壶春》

    正宗的上海口味,唯一没有汤而出名的生煎。 以前有个笑话。店里有一人一口生煎下去,汤水飚到前人,连忙说对不起拿手帕给对方。等了好一会对方没有归还的意思,只好开口问手帕能否还我,对方说你不是还要吃第二个了吗? 皮厚没有汁水起来方便,大概这两位之一就是创始人吧。 早年上海滩的生煎店家,出名的是位于四马路的萝春阁。大亨黄楚九开的一家茶楼引进生煎馒头作为早餐茶点后,声名大噪。黄楚九谢世,萝春阁易主。 萝春阁...

  28. 发布

    《魔都High Contrast》

    高反差影像可以用标准的照相材料对高反差景物拍摄获得。 也可以用高反差材料对标准景物拍摄获得。高反差印刷制版胶片或相纸产生的反差最大,其影像仅有黑与白,无中间影调。 从黑到白等间隔灰的(标度)色阶上的技术(英调)来描述。影像轮廓分明,在黑和白之间仅有很少的或没有中间影调,具有宣传画一样的特征。

  29. 发布

    《爱玲公寓对面阴阳五行八角楼》

    南京西路1550号程霖生旧居。独立式花园住宅中西合璧风格,砖木结构三层八角形住宅。 1922年英国克明洋行设计。沿南京西路口字形,正宅门前广场建有门楼,外安放石狮一对。 住宅如同一座城堡,内侧环廊筑池养鱼。八面高墙里面有大理石的阔型楼梯,庭院后建有四层十六间楼房,其中二、三层与庭院相通。 程谨轩工匠出身,受雇于英国沙逊洋行。 勤劳多智深得该行洋老板赏识。替洋行经营房地产开发赚了不少钱,自己也逐渐富裕起来。...

  30. 发布

  31. 发布

    《陆小曼才女画家名媛老烟枪》

    名媛讲究阶级讲究出身。 她们既有血统纯真的族谱,更有全面的后天中西文化调理: 她们持有著名女子学校的文凭,家庭的名师中有前朝的遗老遗少举人学士; 她们举止优雅如同英国或俄国没落贵族夫人; 她们讲英文,读诗词;学跳舞钢琴,又习京昆山水画; 民国的名媛聪明、漂亮、活泼、可爱。在社交界跳舞一流,发言得体,仪态万方,男宾为之倾倒,女宾为之目眩当然。 陆小曼生在官宦世家。家里的独生女自小就过着锦衣玉食般的生活...

  32. 发布

    《别了武康路,别了诺曼底公寓》

    早起的鸟儿能吃到福开森路的卡布基诺。 路过武康路时,那么多的人忤在那里。 回来时,蜡烛有增无减。到处都是旅游团,到处都是来打卡喝咖啡的。 别了,节假日的武康路。 庚子年初,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武康大楼: 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 原名诺曼底公寓又称东美特公寓,位于淮海中路1842-1858号。大楼始建于20年,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邬达克设计。 法商华法公司为承建商,大楼落成后以法国西北部半岛诺曼...

1 ... 23 24 25 26 27 ...
  共241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