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扛柱力士天佑吾皇&角神》
四川路上有栋I.C.I.大楼,刻有英GOD SAVE THE KING!天佑吾皇。 大楼最引人注意的是,正立面和南立面墙的第三至第五层的立柱间,有各类人物及动物雕塑。 圆柱下,两尊生动的大力士雕像雕塑低着头,瞪目咬牙肌肉突出,用背扛着圆柱,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量。立柱上方为希腊式三角屋顶浮雕,第六层屋檐下方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狮子滚绣球塑像。 如此丰富的扛柱力士装饰,在魔都其他建筑中并不多见。 西方折中主义建筑手法中,会有雕像...
四川路上有栋I.C.I.大楼,刻有英GOD SAVE THE KING!天佑吾皇。 大楼最引人注意的是,正立面和南立面墙的第三至第五层的立柱间,有各类人物及动物雕塑。 圆柱下,两尊生动的大力士雕像雕塑低着头,瞪目咬牙肌肉突出,用背扛着圆柱,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量。立柱上方为希腊式三角屋顶浮雕,第六层屋檐下方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狮子滚绣球塑像。 如此丰富的扛柱力士装饰,在魔都其他建筑中并不多见。 西方折中主义建筑手法中,会有雕像...
霞飞路上的渔阳里,为啥老外会命名渔阳两个字,一直没搞懂。 仪品银行为比利时与法国合资银行,因与中国皇帝溥仪的字相同而改为“义品”银行。 1912年在上海成立远东总部,行址设在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大楼内。 上海总部称义品洋行。它到上海的第一件作品: 8幢石库门的杰作--老渔阳里。 三年后又在其北面的霞飞路,开发了33幢的新渔阳里。两处有小路相通。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渔阳是天津的古地名,也许是为了纪念其在天津的...
仪品,比利时、法国合资银行,因与满清最后的皇帝溥仪字相同而改为“义品”。 1912年银行在上海成立远东总部,称义品洋行。 二十世纪初洋行购进了辣斐德路以南,马斯南路东侧的30余亩土地。 逐年兴建具有多国乡村别墅韵味的假四层独立式花园洋房,命名为义品村。 现在的思南路东侧的51至95号(单号)还有留存。 图片: 我以为我来到了比利时,其实还是义品村故地重游。
过街楼在新、老式石库门群里多见。 公寓底下能堂而皇之的穿越,罕见。沿街一字排开狭长的米丘林公寓,门口的牌子是复兴中路518弄。过街楼往里走,门牌显示的却是香山路1弄(看不懂)。 坊间传说这一地块曾经是俄侨聚集的社区,公寓名字的命名为白俄植物学家伊万-弗拉基米罗维奇-米丘林。 网上请教了薛里勇老师。曰白俄在旧法租界活动的时间不长,兴师动众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米丘林翻译成米其林或许会更贴切,不过民间又会有新的...
光线温暖如上帝之光照耀着我们。 上帝光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或者丁铎尔现象、丁泽尔效应、廷得耳效应。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就叫丁达尔现象。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一百岁感言》 上海近现代建筑史从90年代开始,除了基本保留了上海的门面,外滩这一最后的红线之外,基本无从谈起。 宛平南路徐家汇花园地块,早些年还有绞圈房存在。斜土路王家堂也是拆光后回搬,老人们能口述历史回忆过去的人所剩无几。王家堂有过献堂会,有过经...
如果说当年男子中学----徐汇公学让人啧啧不已的话,经言小学女子寄宿生不但是引领潮流,更是开启了中国女子学校之先河。 衡复区天钥桥路上的第四中学,在建校之初并不叫现名,她是经过了多次校名更迭后才有了今天的称谓。 清同治六年,天主教耶稣会苏司铎创办的小学,从青浦县横塘迁至徐家汇王家堂,有学生五六十人。学校招收教中女子寄宿生,开启了中国女子学校之先河。 初创时注重中西文化的嫁接与融合。采用双语制教学除经言、教...
人间百家烟火尽在楼梯过道
魔都楼梯,在我来说应该是窗户以外的第二爱好。 不管楼梯有多长,只管踏上第一个台阶,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成功好比楼梯,机会是护手能力是踏步。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虽然每次我都很期待滚楼梯,因为这样可以有三秒钟的休息时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走魔都老房子的楼梯。
以往谈到海派文化总是高大上林林总总,今天说说很具烟火气的螺丝壳里做道场的海派建筑改造文化。 上海某个平行世界的半空中,某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家,30多平承纳着一家人衣、住、吃、行的所有内容。 老式居民区红砖、红屋顶之中,突兀地耸立着一座水塔,高度相当于普通房子的7楼。水塔下大上小,越往上面越陡,全部使用面积大都为30平。 水塔之家上海有多少,没人统计过。 家里的马桶直对着通往卧室的楼梯,楼主每次回家先进...
文字见乐乎
(1)序乐、(2)入堂式、(3)宣召、(4)唱诗、(5)祷告、(6)宣信、(7)启应经文、(8)诗班献唱、(9)读经、(10)证道、(11)奉献、(12)培训班献唱、(13)祷告、(14)堂务报告、(15)唱诗、(16)主祷文、(17)祝福、(18)阿门颂、(19)退堂式。 圣依纳爵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宣统二年告成。最大的天主教堂,巨大的空间可容纳近三千人同时做弥撒。 红砖、钟楼,使门窗为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
乔茗星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