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布

    《陆元敏乔士敏不完全记录》

    图片为赉安洋行设计的西区老宅&义品洋行设计的茂名南路163弄1号德式花园洋房。 红瓦屋顶、木质门窗,乳白色的外墙带有部分红砖装饰,讲究对称风格庄重。 画面中油画棒为宅男乔士敏80年代写生。 20年后,陆元敏依旧在老洋房里留下了很多摄影精品。

  2. 发布

  3. 发布

  4. 发布

  5. 发布

    《民国船屋,铛铛车&界碑》

    图1照片左边衡山路,右边肇嘉浜路。 疑似民国年代店家“一乐天”,解放后为徐汇花木商店。 拆除后现在的太平洋百货位子。 1908年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坊间简称(英电),开通了魔都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1路(静安寺与上海总会)。两个月后,法商电车电灯公司法电2路投入运营。 船屋前2路有轨电车从外滩十六铺经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至徐家汇。福开森路(今武康路)口双轨转为单轨折进天平路,最后到今肇家浜路一乐天,第六百货附近的终点站...

  6. 发布

    《2020春节扫街汇报》一

    宛平路德昌路,路还在。 广元路德昌路,路还在路牌没有了。 路牌没有了八卦也就没了。 PS:旧文《德昌路,可能是魔都最短的路》 喜欢扫街拍老房子的人都知道,德昌路最为神秘,因为那里有永远看不到的老洋房。 德昌路旧名Rue Delaunay戴劳耐路。地理位置前有淮海路,后有康平路。 民国18年筑。东起宛平路,向西折南至广元路。长294米宽8.7~9.3米。 民国32年改名荣昌路,八十年代因与黄浦区荣昌路同名改今名。 德昌路毗邻衡山公园...

  7. 发布

  8. 发布

  9. 发布

  10. 发布

  11. 发布

    《德昌路,可能是魔都最短的路》

    喜欢扫街拍老房子的人都知道,德昌路最为神秘,因为那里有永远看不到的老洋房。 德昌路旧名Rue Delaunay戴劳耐路。地理位置前有淮海路,后有康平路。 民国18年筑。东起宛平路,向西折南至广元路。长294米宽8.7~9.3米。 民国32年改名荣昌路,八十年代因与黄浦区荣昌路同名改今名。 德昌路毗邻衡山公园,有点年纪的上海人都知道早年康平路、高安路,德昌路那一片是康办所在地,后来分为2段。 一段在广元路。看上去就是马路凹进去一...

  12. 发布

    《赉安致敬》

    魔都现存老洋房4000-5000幢,解放后99%以上归国家所有。 80年代有地契等房屋证明的产权清晰、可出售的老洋房不超过100幢,修缮尚可的不足50幢。 1998年交易开始逐步活跃,这十几年间市场惨淡。 住宅性质的老洋房首次出售,需缴纳70年的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的计算,以地段和面积(占地、建筑两者取其高)合算,一般1-3万元/平方米,上海老洋房土地出让金是总房价的10%左右。 当年能住大洋房的都是呼风唤雨的达官显贵、商人巨...

  13. 发布

    《徐家汇公园爱你有九回》

    九宫格打卡景点分别为: 1,百代小红楼: 别墅位于公园中北部,始建于1921年。 最初是英商百代公司故又称“百代小楼”,后作为原中国唱片厂录音楼。 东侧有一矩形的欧式下沉花园,南侧保留了一株百年古樟。 2,烟囱: 烟囱原高28米,原为大中华橡胶厂的排烟设备,建于1926年。 纪念烟囱加高11米在其顶部安装一个不锈钢锥状、镂空且内部布满光导纤维的新装置。 3,雕塑a: 2005年上海友好城市法国马赛市政府送来的中法文化交流年礼...

  14. 发布

    《广元路口的3000枚道钉》

    徐汇的奇葩在于徐家汇公园、衡山公园之间还有一个街头花园。 广元路东起衡山路西至华山路。 民国7~10年筑,以中国邮政总办法国人名命名:台斯德郎路,亦作铁士兰路。 民国32年改广元路至今。 衡山公园旧名贝当公园,位于广元路、衡山路、宛平路口,门牌广元路2号。迷你街头花园没有号码,内有一座由美国伊利诺斯州政府赠送的中国铁路工人纪念塔。 纪念塔是为了表彰13000多名华工建设美国东西岸铁路的巨大贡献,由美国伊利诺斯...

  15. 发布

    《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皇家代尔夫特》

    当他通过画笔让我们走进一个人物内心世界的时候,我们进入了他的个人世界。 浅蓝色的平涂画面上一块跳水板,无人出现但水花四溅。正午时分的投影,蓝色水池对面有一把空椅,池边有入水的虚影,两根高高的棕榈树人物是缺席的。跳水板、水花、椅子、小水花暗示有一人潜入,大水花从跳板跃入标志着有第二个人在水中。 作品名字为《大水花》。浪花即人物游泳馆直线平面,褐色墙略反白,棕榈树伸出墙头不动,无风。画面是凝固般的静...

  16. 发布

    《陈果夫、陈立夫旧居》

    在大陆时期为蒋所倚重,有二陈、CC系之称。 陈立夫曾住在武康路67号, 陈果夫曾住在武康路107弄2号。 英国乡村式花园别墅三层砖木结构,层间有显眼的腰线面西南立面规整。底层两开间作错列半六边形前出,三面设窗。 红瓦坡顶、烟道出檐。主入口设在建筑东南侧,为传统西式拱券结构,步道为四级入户台阶,左右花岗岩门柱基石建筑上水刷石拱券门洞以多重线脚作叠涩状装饰,顶端镶嵌券心石。 外墙为本色水泥砂浆抹层,底层架空,局...

  17. 发布

    《乔治亚乔治公寓&爱德华•霍普》

    乌鲁木齐路衡山路一带,老人们都管它叫做圣乔治。 近代上海移民在地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除了因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因素外,租界移民起到了早期的导向作用。 Georgia当时的中文通译为乔治亚,圣乔治公寓附近一带没建房之前,大片土地原来是农场名曰:乔治亚。 Western Apartments现名集雅公寓又名乔治公寓、会斯乐公寓。贝当路今衡山路311-331号东临华盛顿公寓公寓,与丽波花园隔路相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范文照设计,吴仁安营...

  18. 发布

  19. 发布

  20. 发布

    《同浮路半圆月形建筑随想》

    浮想联翩,4个字充满了意识流。 向明中学读书时我很喜欢去吴江路,那里有一个英国的玛莎百货。 悠闲的时光喝着做下午茶或者做做功课,曲奇饼干的美味还不知道今后会有的是铺天盖地的苏格兰黄油等着我。 吴江路漫步出来,有一座栋奇怪造型别致的房子同浮大楼,拍完照上传网上后奇葩的造型必有奇葩的故事。 同浮大楼有1栋姊妹楼在四川路上,面朝黄土背负青天的先辈们,以传统住宅铺开的面积为尊。切切实实的安全感,成为了上海的老...

  21. 发布

  22. 发布

    《面筋弄》

    筷竹弄、鸡毛弄、猪作弄、糖坊弄、老硝皮、钩玉弄(狗肉弄)。上海以前要买啥,弄堂里去兜一兜都能买到。 中华路尚文路公交站附近以前弄堂里有卖油面筋的,叫面筋弄。 《光绪上海县志》卷三十记载:道光年间平望人薛二悺在这里开了一个面筋作坊,他做的面筋煮不烂,口感爽滑,被老上海市民誉为一绝,以后越做越大,作坊连片,这条弄堂也就叫为面筋弄。

  23. 发布

    《震旦教堂圣伯多禄堂》

    位于上海市重庆南路270号。 1933年由法国华侨集资在旧法租界内的吕班路震旦大学(原址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旁建造该堂,主要供震旦大学师生使用。 拜占庭风格,正门上面有头戴皇冠的圣伯多禄宗徒石像浮雕,系由整块大理石雕刻而成,堂内无支柱可容千人以上的大型教堂。 1995年建设成都路高架,向西移址重建。 现为浦西东区总铎座堂。

  24. 发布

    《十字路口街角建筑Blueprint蓝图》

    《未带地图的旅人》:我作记者之前,就先为自己的生活划了个蓝图,或者说规定了条航线。 建筑上泛指感光后变成蓝色或其他颜色的感光纸制成的图纸。 Blueprint,通常用铁氰化和铁盐敏化的纸或布。曝光后用清水冲洗显影晒成的蓝底白图的相纸,供晒印地图、机械图、建筑图样用。 《危巢坠简•铁鱼底鳃》:他一听见警报,什么都不拿,就拿着那卷蓝图出外躲避。 《书的梦》:市民要修房建房,必须请这里的技术员,去丈量地基绘制蓝图,...

  25. 发布

    《西岸美术馆时间的形态》

    再现时间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种,而是多种。 不论历史学家的学识专长是什么,他们的目的都是描绘时间。时间的形状是一个文化概念,在不同时刻及不同环境下的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各不相同。 西岸美术馆能看到如此众多的架上绘画,让我有些惊讶。 康定斯基的五线谱抽象图,以前只是听说过。今天亲眼目睹包豪斯教学手稿,反复试着去解读无比兴奋。 观察--蓬皮杜中心新媒体典藏展,以跨学科的讨论方式聚焦新媒体艺术发展。展览空间内展示...

  26. 发布

    《十字路口街角建筑(3)当铺&大桥公寓》

    位于十字街头的大楼,通常会迎着路口设计成带圆的造型。 圆角住宅具有化煞作用,盛世没有风水瑕疵问题。 民国乱世街角建筑常遭劫掠,故大多当铺建筑出口窄小以便防守。 图片1为街转角处堡垒形的当铺。 PS: 十字路口大桥公寓 四川北路85号。东靠四川北路南临崇明路,大楼转角处弧面处理,中央高起两面对称局部阳台外凸,现名大桥大楼。 1935年竣工仁昌营造厂承建,现代派公寓建筑,123个房间可居住800余人。装饰艺术派风格。钢筋混...

  27. 发布

  28. 发布

  29. 发布

    《赉安,来自法国的问候》

    魔都太多经典老公寓出自赉安洋行。 四大老公寓三个是赉安洋行出品,建筑外观精美、细节华丽。他们设计的老公寓可能有70座之多,现在为大家熟知的至少将近20座。 赉安洋行对上海最大的贡献是促进上海现代建筑的发展。 早期的作品风格多变,涉及巴洛克风格、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等, 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高安路77号,红瓦屋顶、木质门窗,乳白色的外墙带有红砖装饰,讲究对称,风格庄重。 茂名南路上的球场总会,法国文艺复兴风格,阳...

  30. 发布

  31. 发布

    《十字路口的华盛顿Georgia公寓》

    乌鲁木齐路衡山路一带,老人们都管它叫做圣乔治。 近代上海移民在地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除了因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因素外,租界移民起到了早期的导向作用。Georgia当时的中文通译为乔治亚,圣乔治公寓附近一带没建房之前,大片土地原来是农场名曰:乔治亚。 华盛顿公寓又称西湖公寓,一楼街角门面大生杂货店(现为第二食品商店)。 高安路48号地处锐角形街角贝当路(现衡山路)高恩路(现高安路),标准层有三个单元拼接而成,每...

  32. 发布

1 ... 32 33 34 35 36 ...
  共241页 到第